文章来源:脑瘫在线平台 发布时间2015-07-09 09:22
脑瘫到底能不能治好 | 脑瘫能完全治愈吗 | 2个月婴儿脑瘫的表现 |
1个月大宝宝脑瘫能治 | 脑瘫治疗最新方法 | 脑瘫是怎么造成的 |
脑瘫长大了怎么办,过于由于医学不旺盛,关于脑瘫,每每素手无策,随着医学时时开展,该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关于脑瘫疾病,精确对待,该病的治疗,赶早不及晚,莫要错失脑瘫治疗的最佳机会,北京太阳城医院的专家指出:脑瘫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是很可能危害到宝宝的生命的,因为脑瘫的出现,就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同时也会对其各个方面造成影响。
脑瘫长大了怎么办
纠正脑瘫儿行走姿势
1、步距孩子最初的步行特点是体干的侧屈,离开地面的一侧下肢出现原始性的屈曲动作,并且步行时骨盆没有回旋性动作,因为每一步的步幅很小,如果步距完成了,步宽也就纠正了,纠正姿势也就完成了一半。纠正步距分三步:第一步,治疗师刚开始在患儿后面,轻轻扶助下,语言刺激患儿向前迈大步,或是正坐在前面,在帮助下踩住左脚,使右脚迈大步,然后再踩住右脚语言刺激左脚迈大步。
只在语言刺激下或是手指指点下使其向前迈大步。最后,让患儿在手提示下迈出大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纠正步距、步宽的目的。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在刚开始时,患儿向前迈步,脚跟踩不住,治疗师不要过分的强调脚跟不要转动,只要把步距拉大,然后再控制脚跟。行走时,还要注意纠正上肢的不正常用力,腰直不起来或是挺肚子的,纠正时同拉着走时纠正一样。其次是内八字、外八字、内翻、外翻的纠正。
2、步速有些患儿的控制能力差,行走时,速度太快,甚至向前冲,这时候需要治疗师控制其步速,让患儿一步一步的行走,这也需要治疗师踩住患儿脚来控制。也有的患儿重心转移和平衡能力差,步距较小,提髋屈膝差,迈步困难,行走速度就慢,这就需要治疗师语言刺激患儿提高重心转移和行走平衡的能力,来提高行走的速度,其次再加强双手拉着走和单手拉着走。
3、步态步态是行走时的一个姿态,一个正常人的步态是:(支撑相和摆动相称)足跟着地,全足底着地,重心转移到同侧,足跟离地,膝关节屈曲增大,足尖离地,足上提,膝关节最大屈曲,髋关节最大屈曲,足跟着地。而完成步行,需要有重心的转移,骨盆的旋转和骨盆的倾斜,还有上肢的摆动和躯干的旋转能力获得身体的平衡。而脑瘫孩子行走的步态都是全脚底着地,所以要想办法按以上的顺序练习,使机械的步态变为自然的正常步态。
4、纠正姿势的其它训练方法:
1)摔倒后爬起。如果一个患儿在保护下和不保护下均能够行走,但摔倒后自己不能爬起来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行走,还是需要大人帮忙扶起,所以只有患儿自己能够摔倒后爬起来才能真正的放开胆量。训练方法:摔倒时,身体向前方倒,用双手支撑,不要向后仰,激发患儿自我保护意识。摔倒后好多孩子站不起来,先由原位到四点跪位,然后从四点跪位到蹲位,然后再语言刺激患儿两腿用力,脚后跟放平,头低下,臀部翘起,双臂掌握平衡,进而站起,如此反复练习。
2)跨障碍物。训练目的:为重心的转移、拉步距和提髋屈膝能力提高。训练方法:治疗师在后面,让患儿躯干保持正中位,不要让其身体前倾或是向后靠在治疗师身上。患儿脚前放一木棍,语言提示患儿抬高向前迈步,迈出后,再提示患儿抬高避开障碍物回到原地,如此反复进行。如果一侧步距较小,提髋屈膝能力差,要练习对侧腿的肌力,重心充分转移到对侧,使两侧步距一样大小。
3)过障碍物:应先从迈木棍或木板开始,慢慢把木板加高和增加宽度。以后在台阶上扶着扶手进行上下练习。一般痉挛型的患儿较难完成下台阶的动作,开始训练时,患儿一只脚在台阶上,一只脚在下面,语言提示患儿台阶上的一侧下肢用力,使重心充分转移到台阶一侧腿上,然后提示台阶下面的腿提髋屈膝向上迈,接着两腿同时用力,反复提示练习。其实,上下楼梯是一种变相行走过程,对行走时平衡、控制、协调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如果走路不稳,最好不要上台阶,这样只能造成肌张力的增高,上肢不正常用力,导致不能行走。
脑瘫长大了怎么办
好了,是专家了小儿脑瘫康复训练的方法所在了,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脑瘫不仅要及时治疗,进行一些脑瘫的康复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辅助患儿更好的治疗脑瘫,家长在生活中积极的帮助孩子做好脑瘫的护理工作,帮助孩子早日脱离脑瘫的病痛,但对于脑瘫患者,最为关键的还是采取科学的医疗技术。脑瘫长大了怎么办

脑瘫医院 脑瘫患者康复的保障
脑瘫患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克服困难,积极治疗、尽早治疗,把对健康的损害减到最低。脑瘫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对精神、智商等影响就越小。有的患者或家属心存侥幸心理,同时害怕药物的副作用,企望脑瘫自愈,不予治疗是不可取的。>>详情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