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脑瘫在线平台 发布时间2015-02-01 10:07
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 婴儿早期脑瘫 | 神经性脑瘫 |
婴儿脑瘫能检查出来吗 | 宝宝脑瘫能治好不 | 脑瘫孩子有什么症状 |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小儿患上了脑瘫疾病,去医院就诊的时候,医生什么会问你哪些问题呢?一般来说,脑瘫专业的医生会问患儿母亲的孕期、围产期、新生儿期异常病史可能提示脑瘫的病因,在不能确诊的时候,可能会用上专业的医疗仪器,为了降低我国的脑瘫患儿的上升率,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了解一下,既有利于自己,更可以帮助他人。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
脑瘫患儿发育落后的具体表现
脑瘫患儿常有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在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两个方面。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能抬头、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静时能在眼前玩弄双手;6~7个月时能独立坐在较硬的床上不易跌倒;8~10个月时会爬,爬时双上肢(或下肢)交替向前移动;1岁时能独立站立;1岁~1岁半时能走。脑瘫患儿不能完成相同年龄正常小儿应有的运动发育水平。
脑瘫患儿在新生儿时期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及觅食反应均差。正常3个月小儿仰卧位时常有踢腿、蹬踏样动作,而且常为交替样蹬踢,脑瘫患儿蹬踢动作明显减少,而且很少出现交替动作。正常4~5个月的小儿上肢活动很灵活,脑瘫患儿上肢活动也减少。正常小儿在1岁以内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而痉挛型瘫痪偏瘫则表现为经常只用一侧手持物,另一侧活动减少,且手常呈握拳状。
脑瘫的5种临床类型
1.痉挛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60%~70%。主要以锥体系受损为主,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上肢常表现为屈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肘关节、腕关节屈曲,手指屈曲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中。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趾屈。坐位时双下肢向前伸直困难,站立时足尖着地,行走时呈剪刀腿。腱反射亢进或活跃,踝阵挛常呈阳性,2岁以后巴氏征仍阳性。
2.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不全、震颤等;紧张时不自主运动增加,安静时减少,入睡后消失。单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腱反射不亢进,不表现为巴氏征阳性,肌张力呈齿轮状增高。
3.共济失调型主要以小脑受损为主,表现为步态不稳、摇晃,走路时两足间距加宽,四肢动作不协调,上肢有意向性震颤,肌张力低下,腱反射不亢进。
4.肌张力低下型往往是其他类型的过渡形式,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自主运动很少,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肢体瘫痪松软。
5.混合型是指以上某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一个患儿身上,称为混合型。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常同时存在。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
上面是专家简单的给大家的脑瘫,如果您还想深入了解脑瘫的相关常识,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一定会详细为您解答,祝脑瘫患者早日康复。我院专家团队对治疗高志刚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借康复患者之间的口碑,声名远播,全国各地患者纷纷前来就诊。您的最佳选择。更多脑瘫疾病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在线医生。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

脑瘫医院 脑瘫患者康复的保障
脑瘫患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克服困难,积极治疗、尽早治疗,把对健康的损害减到最低。脑瘫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对精神、智商等影响就越小。有的患者或家属心存侥幸心理,同时害怕药物的副作用,企望脑瘫自愈,不予治疗是不可取的。>>详情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