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脑瘫在线平台 发布时间2015-07-22 10:05
成人脑瘫治疗 | 一岁半宝宝脑瘫是什么 | 重度脑瘫表现 |
脑瘫用什么能查出来 | 脑瘫还可以治愈吗 | 2岁宝宝脑瘫的症状 |
脑瘫的最佳治疗方法,脑瘫是指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的损害和损伤,从而引起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即使同一个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为了让脑瘫患者能恢复的更好,我们强调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基础上,必须采用综合康复的方法来改善患者各项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脑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认识小儿脑瘫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脑瘫小儿在新生儿时期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及觅食反应均差。正常3个月小儿仰卧位时常有踢腿、蹬踏样动作,而且为交替的蹬踢。脑瘫小儿踢蹬动作明显减少,而且很少出现交替动作,正常4~5个月的小儿上肢活动很灵活,脑瘫小儿上肢活动也减少。正常小儿在l岁以内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而痉挛型脑瘫偏瘫型则表现为经常只利用一只手持物或触物,另一侧手的活动减少,而且手常呈握拳状,这些家长们都是要知道的。
另外,家长们还要知道的症状是,3个月还不能抬头,4个月仍握拳,不松开手,5个月前臂不能支撑身体,6个月扶立时尖足,7个月不能发pa、ma声,8个月不能独坐,交叉伸展反射小儿仰卧位,按住一侧膝部使下肢伸直,并刺激此侧足底,出现另侧下肢先屈曲后伸展的动作。此反射生后即出现,正常情况下1个月后消失。若2个月后仍存在,支持脑瘫诊断,以免会对小儿造成其他的影响。
小儿患有脑瘫可能还会发生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判断运动发育是否落后的指标很多,每个动作在不同年(月)龄中表现又不一样,但一些主要指标在临床应用时应熟练掌握。正常小儿3个月时能抬头;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静时能在眼前玩弄双手;6~7个月时会独自坐在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个月时会爬,爬时双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动;1岁时能独自站立;l岁~l岁半时能行走。脑瘫小儿在上述年龄阶段一般都不能达到正常小儿水平,对小儿的成长来说会有影响。
不对称颈紧张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1个月以内明显,4~5个月时消失。脑瘫小儿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此反射的存在阻碍了脑瘫患儿翻身动作的发育。例如当患儿向右翻身时,头转向右侧,但随之右臂外展伸直,以致不能向右翻身。肌张力异常:肌张力是安静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通过被动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肢体,了解其肌张力。小婴儿可握住其前臂摇晃手,根据手的活动范围了解上肢肌张力。测下肢肌张力还可握住小腿摇摆其足,根据足活动的范围判断其张力,张力低时摇晃手足时手足甩动的范围大,张力高时活动范围小。脑瘫的症状需要大家平时多留意,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尽早治疗,远离疾病的危害。
脑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动作与姿态的宝宝通过明确确定,因为孩子和正常婴儿的姿势是否脑瘫,脑瘫往往差别很大,迄今发现了几个不寻常的姿势,拇指儿童和手指不能分开,约三个月仍不正常发散十个手指后,另一母婴层的时候,宝宝的腿,如果是自己单独的文件夹还是很紧,不正常。站在宝宝通过观察宝宝的位置,如果它出现交叉双腿,双脚着地与否,是自然的情况。如何判断新生儿脑瘫?上述的总结,我们大家有了自己的认识了,最后,我们希望每个患者都能尽早的摆脱疾病的危害,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出现。脑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脑瘫医院 脑瘫患者康复的保障
脑瘫患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克服困难,积极治疗、尽早治疗,把对健康的损害减到最低。脑瘫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对精神、智商等影响就越小。有的患者或家属心存侥幸心理,同时害怕药物的副作用,企望脑瘫自愈,不予治疗是不可取的。>>详情
- 友情链接: